新华社哈尔滨1月31日电(邹大鹏、刘赫垚、唐铁富)60岁的厢黄后三村脱贫户刘喜财这个除夕的年夜饭不一般。除了蒜蓉虾、酱炖鱼、烧笨鸡等“硬菜”,还有一盘紫红透亮的大樱桃——村支书王福成带来的“加菜”。“这一盘大樱桃上百元,是王书记给俺送的年礼,你们正好赶上了,快上炕来尝尝!”刘喜财一把推开身边的冻梨、冻柿子说。大樱桃为什么这样甜?还得从村里的“百万支书”说起。除夕之夜,在黑龙江省望奎县莲花镇厢黄后三村,秧歌队队员与村党总支书记王福成。新华社记者邹大鹏摄黑龙江省望奎县莲花镇厢黄后三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地处大兴安岭南麓特困连片地区。“村里太乱、太穷了,你回来帮帮大伙吧!”电话中乡亲们的恳求让王福成犯了难,“我在大庆市养了三台货车卖糕点,最好的时候一年纯挣一百万元,撂下回去很不现实,我当时就婉拒了。”17岁外出打工,兴安岭深处伐木、当力工搬砖学瓦匠、开小货车包食堂……年是“王百万”事业黄金期,正代理一家知名糕点品牌,干得风生水起。“人走到哪都不能忘本,你先回去看一看,再说干不干的事。”老父亲的一番话让他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村庄。“猪粪牛粪到处堆,村道泥泞没有下脚的地方,村级党组织有令难行,村霸为害乡邻……”看着自己的家乡变成这个乱样子,王福成不服输的火一下子被拱了起来,决定接受镇里任命担任民兵连长主持全村工作,“这种任命破天荒,我上任以来烧了三把火。”第一把火,先治乱。“兜里不差钱,办事也公正,大伙都服他。”刘喜财说,大伙都叫福成“百万支书”。上任后,王福成就住在村里,平时很少回大庆,第一时间将村霸把持的机动地、鱼塘等资源重新发包,“谁也不能薅村集体的羊毛!”他硬气地说。“要想富先修路,把村里基础设施完善起来,这是第二把火。”他自筹资金60多万元,加上有关部门拨付的政策资金,硬化村屯14公里道路,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车辆难行走、卖啥卖不出”的尴尬。同时,累计栽植树木5万棵,种植花卉2万株,实现村屯绿化全覆盖,“鸟语花香”的美丽乡村图景让人流连忘返。这是黑龙江省望奎县莲花镇厢黄后三村党总支书记王福成在介绍樱桃树。刘赫垚摄“百万支书”的第三把火让人有点摸不出门道。从小喜爱唱歌跳舞的他,在村里建成大舞台和文化广场,与各级艺术团结对子,农闲时组织村民跳广场舞、扭秧歌、排节目。连续十多年举办群众文化节,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观看。“改变过去涣散的乡风,要靠先进文化带动,给村里留住根和魂。”王福成说,赌博成风玩几圈、三五成帮喝大酒的陋习翻篇了,“落后村”成了“明星村”。“三把火”烧完,“百万支书”的大戏终于开场,发展樱桃基地等特色产业。“从红小豆、高蛋白大豆到大樱桃,大伙这些年在特色种植里尝到了甜头。”王福成介绍,年村里建成果蔬园,目前已有棚室50栋,栽植大樱桃树棵,每年安置带动贫困户就业27人,人均收入元以上。年底,厢黄后三村的贫困户全部脱贫。“我得了脑梗干不了重活,在基地打零工。下一步村里还要发展认养樱桃树等模式,这树就是‘摇钱树’啊!”刘喜财带着记者参观种植大棚,钢架和塑膜上面覆盖着厚厚的棉被,一棵棵樱桃树已经开始酝酿发芽。为吸引青年人返乡,村里还建了5个小厂,发展高粱酒、豆制品、农家酱、豆包和筋饼等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如今,厢黄后三村这样的特色产业在望奎县遍地开花,全县瞄准“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努力攻坚,于年8月正式脱贫摘帽。“这些年没精力照顾自己的生意,赔了不少,但看到乡亲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心里舒坦!”53岁的王福成经常会上台高歌一曲,虽已两鬓微霜,但大家眼中的他还是当初那个小伙儿模样。除夕夜,家家户户亮起了红灯笼,院墙上也挂着彩灯。文化广场上,秧歌队伴着欢腾的音乐尽情舞动,村民们戴着口罩围着篝火仰望烟花漫天绽放。“等今年村里大樱桃结果,搞生态采摘时你们也来捧捧场,感受一下这脱贫的幸福滋味。”王福成笑着在刘喜财家的餐桌上向记者发出了邀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835.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