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黑龙江日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深走实,充分挖掘和发挥行业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在第四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黑龙江日报》联合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寻找最美基层医护工作者”公益推介活动。
这些来自基层的医者,用他们的“平凡点滴”,书写了医者大爱,也塑造了职业之美、灵魂之美。
医院
景元海:手术先给患者做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邓伟
医院骨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景元海,是大庆骨科界首位医学博士后,景元海技术扎实精湛,创新开展新技术,解决了很多患者多年顽疾。他擅长四肢及关节创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脊柱及脊髓损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人工髋关节及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擅长颈腰椎疾病的治疗。因为技术过硬,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患者,而他也从未让他们失望。
在从事医疗工作同时,景元海还担任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颈腰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组成员、黑龙江省人工关节委员会学组成员、大庆市医学会骨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庆市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庆市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得各级科研奖30余项,参与编写著作3部,获得过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景元海秉承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廉洁诚信行医,文明优质待患,以“爱心、关心、耐心”服务患者,创新开展多项优质服务举措。他带领的骨科二病区,是医院临床查房的标杆单位。
去年,他因病需要做骨囊肿刮除术。在他做手术当天,禁食禁水的他愣是先为患者完成了两台手术后,才接受自己的腿部手术。术后他应该按医嘱“卧床半个月、拄拐两个月,三个月才能恢复”,可是术后第三天他就拄拐来病区查房,为患者做处置,出专家诊,术后第十一天,他拄着双拐上台做手术。因为长时间得不到休息,他的腿肿胀得厉害,他就把腿抬高,继续为患者服务。“拄拐好医生”的故事,在大庆患者中得到无数点赞。
医院
申明莉:谁去防控一线?我!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邓伟
“谁去支援东宁?”“我去!”
“谁去支援望奎?”“我去!”
危险困难面前,申明莉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今年1月19日,刚刚支援东宁抗疫工作回来的申明莉,再一次带着信任和嘱托踏上了支援望奎的抗疫之路。
作为核酸检测专家组负责人,申明莉带领组员医院——医院实验室开展指导检测工作。工作比他们之前想象中的要复杂而辛苦。她首先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实验室工作人员,讲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梳理检验工作流程,手把手操作加样细节,强调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重视质量管理,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室必须要彻底进行清洁消毒通风等重要工作环节。在休息时间还不忘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她说:“虽然我们与病毒零距离接触,但我们只要做到科学防护,严格执行SOP,一定能战胜病毒。”
今年1月28日,申明莉和队友再次接到任务,前往望奎县妇幼医院进行实地指导工作。医院的实验室负责人就实验室现有状况进行分析,指导帮助完善实验室的布局、解决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零下30℃的天气,申明莉近距离查看采样人员是否采集合格,并给予指导,紧张的工作已经让她忘却了寒冷,工作结束后,才发现手和脚冻得已没有了知觉。
申明莉说:“这次援望工作让我终身难忘,这是一次历练、一次成长。虽然抗疫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我们不能松懈,要坚持与病毒斗争到底。”
医院
侯庆琦:连续工作93天出色完成任务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邓伟
生于年4月的侯庆琦,年开始在医院儿科工作,在基层医疗岗位上默默奉献,心系患者,得到了广大患儿及家长的信赖和赞誉。
侯庆琦说,业务的提高来自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理论学习,对待患者的态度如沐春风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他们的痛苦,患者把健康交到了我们医生的手里,我们就要对每一位患者负责。工作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患儿疏导情绪,因为儿童不能叙述清楚自己的病痛,婴儿更是只能以哭闹表达不舒服,作为一名年轻的医生,她总能将孩子哄得安静下来,治疗过后孩子恢复健康笑嘻嘻地在她面前时,是她最快乐、最幸福的事。
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是她工作的前提。她摸索孩童的习性,将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使更多的患儿及家属感到温暖。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儿童发热门诊工作。为减少防护服更换次数,她白天不敢喝水,连续工作93天,出色地完成了接诊、检测工作。年1月,随着绥化地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她主动请缨驰援绥化。每次与家人视频,尽管她努力克制情绪,报喜不报忧,但眼泪会不自觉地流下来。父母总是鼓励她:“女儿呀,这对你是激励也是历练。”父母的安慰,给予她巨大的勇气。上班时她是无坚不摧的战士,下了班她还是个希望有人疼的孩子。
她获得了望奎县抗击新冠病毒纪念章,她说:“参加一线抗疫是我人生中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也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磨炼。”这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做一名好医生!
医院
米朋叶:25场培训医护“零感染”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邓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医院感控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米朋叶主导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多项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同时启动对全院医务人员、重点科室、工勤人员进行分层分级分片有针对性培训25次,共培训人。尤其对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做到人人培训、人人过关,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
她日夜坚守,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每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为确保防疫不出疏漏,她第一时间协助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总务科等科室,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各项感染防护设备、设施、物资的配置,严把质量关,有效将防疫物资统筹管理,确保物资领用防护到位。
在她主持下,医院规范病区探视、陪护,有效减少人员聚集,严格执行全员消毒,全员防护,让医院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反应迅速、感控及时、措施落实到位,充分保障了来院患者和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抗击疫情期间,医院,忙碌的身影出现在预检分诊、门诊、病区等各个流程、环节,以“日督导、日反馈”的形式,进行院感防控现场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查找防护漏洞,确保个人防护到位、院内环境清洁安全。
医院感控科岗位工作多年,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面对疫情,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感控卫士的使命和职责。
大庆市大同镇卫生院
程福金: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邓伟
程福金医生是一名老党员,就职于大庆市大同镇卫生院。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他扎根基层多年,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平日里为患者做了不少实事,真正做到了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医患关系十分融洽。
他手机24小时从不离身、也从不关机,就怕患者有情况找不到他,他对患者的咨询求助也是有求必回。多年来他很少能按时下班,不管多累也总是接诊完最医院,力求让每个患者都不跑空。他对待所有患者一视同仁,连自己家亲人也从来不允许插队。多年来除了极个别特殊情况,他从不请假,就怕患者来了找不到他会延误病情。
有些老人卧床,不便前来就诊,他就亲自上门,为卧床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有些门诊患者由于家庭贫困,他也常为他们垫付医药费。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如能用便宜药治疗,他也坚决不给患者开高价药。
他坚持多年如一日为患者服务,坚持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专业和细心、耐心获得了患者们的信赖和一致好评。
医院
苏楠楠:捐献造血干细胞救病童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邓伟
6月29日上午9时,医院血液肿瘤研究所,34岁的医院医生苏楠楠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挽救一名婴儿的生命奉献了爱心,成为齐齐哈尔市第17例、我省第例、全国第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是年在克山农场献血时留的血样。”苏楠楠告诉记者,今年5月,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给她打来电话,说她跟一位患者配型成功了,问她是否同意捐献,她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得知受助者是一个刚过周岁生日的孩子,善良的苏楠楠恨不得马上就能救助这个幼小的生命。
苏楠楠也是一位母亲,她儿子今年5岁了,母爱之心坚定了她捐献的决心。她也是一名医生,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救死扶伤是她一生追寻的目标。她的举动,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家人的支持。前往哈尔滨去做造血干细胞捐献时,5岁的儿子从来没有离开过她,哭得厉害。无奈,苏楠楠一家人一起驱车来到了哈尔滨。
在哈尔滨每日注射动员剂的日子里,苏楠楠有些腰痛,她忍着疼痛,给受助的患儿写下了一封短信:“虽然我们素不相识,茫茫人海中,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我希望用我的能量,给你一个快乐的明天!”
6月29日12时15分,捐献圆满完成。在哈尔滨市住院观察这几天里,苏楠楠最关心的就是受助的男婴咋样了。按照规定,她无法知道男婴的情况,只能默默地祝福。
齐齐哈尔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质量管理科王可鹏说,齐齐哈尔市从年在全国首批参加中华骨髓库招募工作以来,已经有17例成功捐献者,其中医疗系统人员4名。正因为有苏楠楠这样的爱心人士,点燃了更多患者生的希望。
8月13日,苏楠楠回到医院上班。作为一名党员,在她眼科医生的岗位上,继续践行她救死扶伤的初心。
“健康龙江”专版由《黑龙江日报》与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开办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08-:00:00:0第四个“中国医师节”特别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