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收结束,隆冬即将降临北国大地,在松嫩平原上、呼兰河畔,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望奎县皮影戏”的传承者们,开始变得更忙碌了。“一口诉说千古事,两手对舞百万兵”,方寸间凝聚大千,光影里演绎万古。皮影戏始于西汉,在中国源远流长。望奎皮影作为皮影戏中的“江北派”代表,于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民间走向世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望奎县皮影戏”。望奎县宣传部供图百年流传形成“江北派”望奎县有“皮影之乡”的称号,史料记载,望奎县皮影,可追溯到清代同治年间,在19世纪中叶,就有皮影艺人在当地活动,以“边外”东北影为主要唱腔。多年中,望奎人在本地皮影的基础上,吸收了河北“乐亭影”腔调,形成黑龙江“两合水”皮影的韵致风格。年,国家确定望奎皮影演唱风格为“江北派”,并正式命名。皮影表演灵魂就在于影人。皮影的影人、景物雕刻工序复杂、工艺精湛、用料讲究。75岁的张淑荣,是望奎皮影第四代传承人,也是当地最知名的皮影雕刻艺术家,从最开始学习唱腔开始,到现在已经50多年。演员们正在表演望奎皮影戏。望奎县宣传部供图“最开始是学唱,同时要学操控皮影的技术,”张淑荣说,她最初入行,是想成为一名皮影表演者,后来兴趣使然,开始学习雕刻皮影。一个影人有11个部位影人的制作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镂刻、涂彩、熨平、缀结合成七道工序。张淑荣介绍,“首先要选用上好的皮料,是刻出好皮影的前提。第二步是制皮,也就是将驴皮沤制、刮薄、磨平。然后是画稿,即按照样谱或自己设计的图样画到皮子上。接下来是镂刻,也是制作影人最关键的一环,需要用到的工具很多,不同人物角色采用不同刀法进行镂刻后,再涂抹上颜色。”望奎皮影着色后还要再涂一层清油,以保其颜色绚烂艳丽。在着色着油后,影人会微微上卷,因此需做脱水、发汗、熨平处理。“皮子经发汗处理后,颜色便浸入皮内,永不褪色。”她说。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再用线联缀而成。一个完整的影人,从头到脚共11个部位,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艺人要用三根竹棍来操纵影人,不仅手上功夫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望奎皮影戏精彩的表演。望奎县宣传部供图让世界看见中国传统在望奎县,皮影戏是许多人小时候的记忆,每年深秋,地里的庄稼收完了,放在场院晾晒的时候,各个村里,就开始张罗皮影戏的演出,接艺人到村里演出。据了解,望奎全县影箱最多时发展到22个,经典节目包括《杨家将》《岳飞传》《秃尾巴老李》等。讲述望奎县皮影戏传承的专题片《望奎皮影》,参加了国际民间艺术节并与世界其他国家民间艺术交流。近年来,望奎县采取了多种措施,推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播,包括开设皮影培训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学校等,同时,望奎县还成立了望奎皮影研究所,对望奎皮影的起源、发展历史、艺术特征、保护传承及未来的发展构想与对策等都进行了论述及探讨,并改编整理了许多新剧目、皮影唱段及皮影曲牌,创作了皮影舞蹈。当地皮影创作者创作的皮影画畅销于国内及美国、德国等世界各地。新京报记者周怀宗编辑唐峥校对卢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