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望奎,我进去两次,短暂停留,为这座突然遭到疫情袭击的小城而感到伤感,我希望她能够早日重回喧嚣。同时,我也更深地体会到:采访是一种积累,摄影是一种修炼,我要补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张涛刚刚参加完“走极寒”系列报道才回到家,跨年相见的爱人早就习惯了我的工作。晚上她问我,“望奎疫情,你什么时候去?”我逗她说“太累了,不去了!”她说,“望奎,守望卜奎,守望的是你的家乡齐齐哈尔”。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望奎这个地方的意思。第二天中午,我接到了赴望奎采访的通知。△1月14日,绥化应急救援队工作人员在绥化市城南高速口入城处进行消杀作业。通往绥化的路上,村庄白雪茫茫。还没计划好如何进行报道,我和同事就已到达城南高速口入城处,拥挤的车辆,严格的检查与车辆消杀。疫情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我的工作也从这里开始。   来到绥化当天,我完成第一个发稿任务,内心压力稍许缓解。晚上,我思考着接下来望奎主战场的报道计划。初入望奎县,街道上除了坚守在各个卡点“守门人”和清扫的环卫工人,行人寥寥无几,商店大门紧闭,整个城市空前宁静。△这是1月15日拍摄的绥化市望奎县街道。   此时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严寒下防控人员穿着防护服站在小区里坚守岗位,虽然穿得很厚,但寒风很快打透衣服。在这里听不到喊冷声,只感受到身上的责任。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眼镜,每次拍摄时都要憋气,尽量减少眼镜上霜的时间,不过呼出的热气还是很快让眼镜上霜,护目镜也变得模糊不清,凭着记忆寻找着相机对焦点。△1月15日,志愿者在望奎县华腾园小区内值班。当时,在望奎县城里,人们可以凭证每三天出门一次采购生活物资,而封闭的村屯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在望奎县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我感受到了农村电商在抗疫物资保障中的巨大作用。村屯里的食杂店通过网上下单配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根据订单线下配送到村屯卡点,再由卡点人员送到农户手中,保障生活物资供应。△1月15日,工作人员在望奎县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搬运生活物资。   距离望奎县30多公里的惠七镇村屯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农民早已隔离,我们无法前往。在沿途的屯村卡口,村民们自发组成了巡逻队,配合村里进行防控,地里的秸秆堆立在路口,成了“防疫墙”。途经后三乡厢白七村,除了巡逻队员,看不到村民出屋,村子里的热闹早已不在。△1月15日,在望奎县后三乡厢白七村,巡逻员陈树声在村头巡逻。△1月15日,在绥化市望奎县内,村民在运输隔离用的栅栏。随着确诊人数的增加,黑龙江省卫健委加强了望奎县核酸检测能力,移动方舱检测实验室在望奎县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检测人员说在里面待久了挺遭罪,有种在海底游泳的感觉,容易胸闷气短,噪音还会引起头痛,但是他们只   在酒店等待外出采访的煎熬,无法在望奎继续采访的懊恼,让我第一次体会到新闻采访的不易与艰辛,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1月20日,工作人员在黑龙江绥化市北林区宝山镇永发村村口执勤。随着望奎县成为高风险地区,我再没能返回望奎县,采访只能从望奎转移到绥化市区。温暖总是给人希望,让人有勇气走下去。在绥化,这种温暖因志愿者的无私付出而珍贵。   在绥化市北林区的一些核酸检测点,志愿者里面穿着羽绒服,外面套着防护服,臃肿的体态让他们更像漫画中的“大白”,而这只是为了在外面能够待得久一点。△1月16日,在绥化市尚志小学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在户外维持秩序。市内车辆停运后,很多夜晚结束透析治疗的患者回家很不方便,公益车队的爱心“摆渡人”在夜晚温暖了这座城市。他们每天接送素昧平生的人,来不及熟识,就已经赶赴下一个地点。△1月18日,医院前帮助坐在轮椅上的市民乘车。△1月18日,消杀队队员在绥化市一家商场内开展消杀工作。为控制疫情蔓延,绥化市实行严格的人员管控措施。超市、粮油店、果蔬店采取“订单配送”方式进行供货,偌大的超市没有一个顾客,超市的服务员全都成了“代买”,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见过这样的采买方式。△1月22日,工作人员在绥化市华辰超市按照市民订单准备商品。   来到绥化的第十天,天气突然变得暖和一些。暖阳下,望奎县首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他们由负压救护医院进一步康复治疗,继续进行14天隔离医学观察,确保所有治愈患者完全康复。隔着玻璃,我看到他们的等待与期盼。这一刻,我坚信,寒冬终将过去,温暖必将重回大地。△1月23日,医院,望奎县首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1月23日,张涛医院外结束采访,查看照片。策划/兰红光统筹/费茂华编辑/邓坚、刘金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