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县委书记单伟红
年11月11日星期六
望奎县委书记单伟红(中)在望奎镇八大家屯贫困户赵连平家了解情况。
昨晚抵达广东湛江,惦记着这里龙薯联社基地的事,一夜辗转反侧。早上6时半就从市里出发前往遂溪县草潭镇钗仔村。前两天接到龙薯联社理事长常庚国的求助电话,说是今年本准备在去年1.3万亩的基础上再扩大5千亩种植面积、多带动50户贫困户的事,却因为内蒙古、大兴安岭等地区纷纷也来效仿,流转不到更多成片土地,请我出面协调。
远远就见到正在地里忙活的老常,他指着小路右边绿油油的一大片地有些小得意的对我说:“书记,今年咱掌握地瓜技术了,一亩地2个月就能赚元,这回咱这基地就是马铃薯、青贮玉米、地瓜一年三茬了。”小路左边,大型机械正在播种马铃薯,先期过来的10多位贫困户正在拌料、装车。“给我们每户30亩地,联社统一提供种肥、机械。冬闲4个月,就能纯赚2万多,谁不想来啊?都抢着来呢。”几位贫困户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脸上洋溢着期待脱贫的喜悦。
中午在基地旁简单吃口饭就赶回市里。先到投入使用几个月的“望奎农产品体验店”看看,又去了已和县里签订销售协议的湛江最大连锁超市“昌大昌”走了走。体验店短短几个月营业额就超过万元,超市里不到20分钟就有五六位顾客选购了我们的米,看到我们的农副产品不但种得好,卖得也好,挺开心。
晚上5时,准时与遂溪县委书记余庆创会面,这也是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我向余书记提了三点请求,一是尽快帮我们协调流转更多连片土地,让我们能把更多贫困户带出来。二是我们准备在这里招商建厂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希望当地政府在各方面予以支持。三是马上要在湛江举办“五谷杂粮”下江南推介会,需要当地帮助协调对接。对这三个请求,余书记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还希望能与我们在万寿菊的种植和深加工方面加大合作,并早日将遂溪产品也带到望奎去。听了他的答复,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我们的“北薯南种”创新之举,带动68户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从黑土地到红土地,小土豆放大了产业格局,带动了产业兴旺。
年11月12日星期日
清晨从湛江出发,晚上回到望奎。前几天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议后,一直惦记着去驻村工作队看一看,下高速公路后临时决定直接前往沿途路过的灯塔镇。
随机走进宽三村驻村工作队,来自县信用社的4名扶贫工作队成员正在驻地电脑前“奋战”。刚刚开始的贫困人口退出入户调查,需要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全覆盖式”调查,时间紧、任务重。全县个驻村工作队都是白天入户,晚上录入,废寝忘食、争分夺秒。我叮嘱大家,眼下到了关键时刻,驻村干部必须瞄准目标、鼓足干劲,咬紧牙关,挺过难关。
晚上7时半,又赶往望奎镇。经过争取,县信用社已将“贷资入企”贫困户的准入年龄从65周岁放宽至70周岁。但70岁以上老人的增收渠道何在?能不能算上脱贫账?我想入户摸摸情况,听听他们的想法。
在正兰后四村八大家屯,曹洪武老两口正在新修好的暖和房子里看电视。两位老人都70多岁了,一个腿有残疾,一个患心脏病。“往年家里一年的收入就是6亩地加上低保金,日子过的很紧巴。包扶干部帮我联系了修路看料的活儿,又帮我把小园菜卖进了县城,让我有了稳定收入。”曹大爷感到非常知足,对“贷资入企”的金融扶贫政策,老人很期盼。
在相隔不远的赵连平家,他和妻子姜凤英都是70多岁的患病老人,儿子智障,还要供14岁的孙子上初中。“现在除了低保金,孩子上学有补贴了,帮扶的小刘又帮老赵在离家米的地方找了个打更的活,每月给元,家里可算松快点了。”姜凤英说,现在的日子也是她以前不敢想的。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她能把孙子养大,守住这个家,让我十分敬佩。
回到办公室已是晚上9时多,心情很复杂。包扶干部很辛苦,贫困户更不容易。对超过70岁年迈体弱的贫困户,通过村级产业收益分配等其他方式保障他们有稳定收入必须加速落实。
年11月13日星期一
上午8时30分,省扶贫督导组就近期在望奎县进行的贫困退出督导检查工作召开了情况通报会,并就基层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交换了意见。
中午会议结束后,我叫上副县长刘晓光等几位同志立刻出发前往产业扶贫项目现场进行办公。午餐是例行的盒饭,在车上解决。
第一站是县畜牧全产业链扶贫项目之一——江西双胞胎集团生猪代养项目现场。项目计划到明年年底在全县34个贫困村每村建立一处代养场,共可带动贫困户户,实现户均年增收元。我到现场查看了项目建设进度,敦促产业扶贫推进组尽快协调各村与之签订协议。
随后,又前往先锋镇菌丰源菌业公司和东郊镇河南牧原集团8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的施工现场。年初我们就定下了县里所有涉农资金投放都要带动扶贫工作的原则,菌丰源得到了资金支持,但目前仅带动35户贫困户,我此行特意来沟通此事。河南牧原项目则可以通过用工方式解决全县多名贫困户的稳定增收问题,在首个已经初具雏形的10万头商品猪场,我叮嘱企业要保证进度,有困难来找我。
晚上6时30分,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13次会议准时召开。核心议题就是传达近期省市贫困退出督导检查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下一步工作。通报情况后,我先是请督查反映出工作非常扎实的两个乡镇党委书记做了经验介绍,又首次启动了脱贫攻坚问责机制,对几个乡镇、几个部门“一把手”分别进行了提醒谈话和警示谈话。
如何保证贫困户在未来5年、10年都有稳定的收入渠道,产业扶贫无疑是最好的答案,却也是亟待增强的短板。要把现有产业扶持壮大起来,把扶贫机制建立起来,引导贫困户靠自己勤劳双手脱贫致富,这才是脱贫不返贫的关键所在。
年11月14日星期二
今天日程安排得比较满,为了不耽误进度,清晨7时就迎着薄雾中红彤彤的朝阳出了城。上午的工作重点是一直让我挂心的饮水问题。确定今年脱贫摘帽后,县里需要今年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村屯从多个增至个,水务部门的压力确实很大。月初听汇报得知工程开工率93%,通水率却只有5%,让人很着急。上午我随机走访了东郊镇厢兰村谷家屯的于德军、李广山等几户村民,查看了厢白满族乡后头村和灯塔镇敏三村投入使用的水房。所到之处,百姓对告别小井水,吃上放心水无不拍手称赞。县水务局副局长刘辉说,全县饮水工程管网建设目前已完成95%,水处理设备安装完成85%。但由于很多住户长期外出及部分地段需等大冻才能施工等原因,11月末通水率能达到60%,争取年底前全部通水。
下午,看了灯塔镇宽三村一处刚建好的幸福大院后,我与该村小马家沟屯和赵连成屯的20多位贫困户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谈心。我先让村书记于军当着百姓面挨家说一下各家情况及采取的脱贫措施,考察他有没有真正把脱贫工作抓在手上,然后让所有干部回避。从拘束到热络,贫困户们打开话匣子与我聊了一下午,他们对村里修路、住上暖屋子、看病能报销等政策打心底满意,却也提出了慢病鉴定不到位、乡卫生院药品太少、个人想发展养殖业却因超龄无法贷款等实打实的问题。看来“当面锣,对面鼓”地贴心交流,才能最清晰听到百姓心声,最精准掌握百姓诉求。
脱贫攻坚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场硬仗也给所有干部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就是对待每件事、每个工作、每个环节都必须脚踏实地、力求精准、严丝合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