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痴、嗔乃人之三大恶疾,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其中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佛曰: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佛门清净之地,无欲无求,修行己身,严格自律,恪守本心,是很多出家之人一生奉行的宗旨。僧侣之中以苦行僧最为意志强韧,他们因信仰佛祖,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清苦修行,来渡人渡己。今天要说的一位佛家高僧,法名:释本钵法师,又名一钵大师,因其历练修行期间,常常手掌如意,接引众生广结善缘,又被教众称为如意和尚。他的一生非常坎坷,曾经做过7年的屠夫,杀生无数,孽障深重,却因为一只母羊放下屠刀,遁入空门,修头陀行,普度众生,历时6年4万公里,是一位真正的苦行僧!因果报应人间万物皆有因果之说,任何事情从发生便已注定结果,古语有云: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年,一钵大师原名赵文波,出生在黑龙江省望奎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家中6口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出生,父亲多年身患顽疾,一人肩挑一家人的生计,生活非常困难。赵文波的出生磨难重重,母亲生他时遭遇难产,忍受了4、5个小时的疼痛,将要他生在煤灰之中。稳婆扒开煤灰,抱起孩子,剥开包衣一看,孩子四肢有两肢不健全。而他的到来也给这个贫穷的家雪上加霜。父亲多年吃药,拖着病怏怏的身子,一人种4亩田养活一家6口。那时,一家人常常吃不饱肚子,一天两顿饭是最好的情况,经常只能吃一顿。一到天黑,一家人就往被子里缩,早早入睡来抵御饥饿。记忆中,总能听到父亲轻轻浅浅的咳嗽声,在之后,这声音越咳越厉害,像是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后来这个声音又越来越小,父亲就撒手人寰了。父亲离世之后,刚上初中的赵文波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原本想要当兵报效祖国,奈何身体残疾达不到要求,只能放弃梦想。为了挣钱养活弟妹,赵文波种过地、卖过粮,倒过夜香,然而这些都是小本生意,赚不了几个钱。赵文波看到同乡人当屠夫很赚钱,又转行当了屠夫。从学杀猪开始,渐渐地,赵文波杀马、牛、驴这些大型牲口也手到擒来,他的档口生意越来越好,一家人的日子也逐渐有了起色。成年之后,赵文波寻思找个婆娘,给家里添个帮手。于是,赵文波更加卖力地干活挣钱,这一干就是7年,杀了大约几十万个生命。有一天,他在杀一头母羊的时候,竟然看到母羊与他对视,流下了眼泪。这一滴眼泪,仿佛滴在赵文波尘封已久的心上,这么多年的刀口生活,他早已麻木。母羊无声的呼唤,唤醒了他少年时杀第一头猪的不忍之心。他放生了这只母羊,也关掉了屠宰生意。为了维持生计,他又开始做熟食生意,他想只要不沾血腥,心里就可以踏实平静。这一干又是几年,突然有一天,赵文波感到头痛欲裂,痛苦不堪,此后多年寻医无果,只能放弃生意在家休养。直到遇到一位大师点化,才知其原因。大师告诉他,他杀生无数,手上杀业太重,早已结下孽障,只有多做善事,求忏悔,度化所杀众生,病才能好。此前从未接触过佛法,赵文波被大师一句话点醒,感叹因果循环,万事皆有始终,他决定放下尘缘,遁入空门,修头陀行,通过苦行磨练意志,消除业障。苦行之路脚踏地头顶天,行住坐卧白云间,托钵行脚娑婆界,心慈平等天地宽一钵大师如是解。赵文波来到山西阳泉圣泉寺正式剃度出家,得法名释本钵法师,又名一钵大师,号憨愚,人称憨愚禅师。知道自己杀业深重,一钵大师选择佛门最清苦的修行历练之法----头陀行,发心忏悔改过。他身穿一件破旧的百衲衣,手里拿着一只如意(在佛学中,如意是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的法器,有问候众生身体健康、平安吉祥的意思),背着四五十斤重的行李上路了。这一路,他坚持佛陀古训,托钵行脚,日中一食,夜不挂单,持金钱戒,所到之处行善事施善缘,对自己要求非常苛刻。因为身有残疾,一钵大师行走非常慢,但是每日坚持走二三十里路,途中遇到死猪、死狗等动物,都为他们寻找一处净土安葬,念上十几分钟大悲咒超度他们。到了晚上,一钵大师就在墓地、山神庙和土地庙栖居,他觉得墓穴是行脚最好的休息处。墓穴多是空间不大,人爬进去刚好容下,躺在里面没有多大空间,弄些柴草往里一铺,就可以睡上一觉。有时会在山神庙歇脚,一般这类庙宇年久失修,面积只有2、3㎡,残垣断壁、漏风漏雨,冬天的夜里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一钵大师身穿薄衫,坚持夜夜诵经不眠,以抵御寒冷。路途上偶遇谁家办丧事,一钵大师在征得别人同意时,免费为逝者念经超度。有一次,在行脚至一路面时,碰上一起严重车祸,丧失三条人命。亲历这一切的一钵大师,当场为这些亡灵诵经一天一夜,心无外物,只有咒语声分外清明。一钵大师每天坚持日中一食,一天只吃一顿饭。按照佛教古训,托钵不能超过七家,如果七家托不到食物,那今天这顿饭就不能吃了,这日中一食就成了两天一餐。遇到穷苦百姓,一钵大师就将自己化缘得来的食物分给他们,看到老者种田不便,就上前帮扶一把,路上一边诵经,一边行善。有一次,一钵大师行脚到金泉寺,遇到上演下彻法师,就在这里挂单。刚好,老师父要买木材做十八罗汉佛龛,因为没有钱便四处借钱。见状,一钵大师将自己身上仅有的块钱给了老师父。此时,一钵大师是真正的身无分文,却感到一身轻松,再也不用担心路上被抢劫。这一行为让他深刻悟道:有钱皆苦,放下即乐,从此一钵大师开始持金钱戒,身上不带一分钱,也不接受任何金钱供养。行脚托钵6年时间,一钵大师走过4万多公里的路,身上的行囊也越来越轻,放下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他的内心更加清明澄澈,曰:我佛慈悲。五台山修炼为了研习佛法,参禅悟道,一钵大师在行脚至五台山时,将一所废弃的坟场改为道场,在此闭关修行3年。一钵大师手上没有任何工具,仅有一位施主赠与的一把铁锹。历时6个月的时间,白天干活晚上诵经,一天只睡4个小时,终于在山洞里凿成一个拱形墓穴,用作自己修行的道场。期间生活非常艰苦,一钵大师常常禅定三天三夜,不进一粒米不喝一口水,大多时间在墓穴里念经、打坐,偶尔会去山下化缘。冬天,山里墓穴的气温低至零下20度,非常寒冷,一钵大师只盖两床破棉被入睡。有时,他会捡来腐烂的树枝生火取暖,一次因为塑料门帘密不透气,一钵大师一氧化碳中毒,险些丧命。在之后,一钵大师在墓穴前面开垦几处荒地,用来种些蔬菜。收成之日,自己留作一些度日,把剩下的蔬菜全部施与村民。得知山上有几户人家,住的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行动非常不方便。于是,每年冬天,一钵大师就去山里砍柴,然后将这些柴火挨家挨户送给老人们,希望他们不再遭受冬日之寒。3年多时间,一钵大师不畏艰苦,潜心礼佛,深入经藏,研习了《金刚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涅磐经》等数千部佛家经书。正如一钵大师所言:修行佛法并非难,要从逆境找。这样一位大慈大悲、随缘度化的大师,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佛家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