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孩杨某,就读于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母亲徐某,46岁,全职妈妈,陪读,杨某12月12日因不服从管教与母亲发生了争吵,随后亲手杀害了抚养自己17年的母亲,事后逃跑,母亲尸体直到第二天才被发现,男孩目前已被警方抓获、据周围邻居讲,杨某的性格还可以,与同学关系普遍保持不错,母亲徐某性格偏内向。12月13日,江苏盐城。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将其母亲杀死。当地宣传部门向九派新闻证实,确有此事,警方已介入。
事情的最新进展,孩子已经被捕。报案者是死者的同事,孩子杀人后将家中门锁上,同事联系不上死者,撬开家门发现死亡后报警据身边同事说被抓的孩子甚至没有太多反应,很平静地和民警要汉堡吃。
现在很多父母思想上还是不能很好的转换,孩子小时候确实是管得多,但是等到高中了,就不该管了。管孩子太多好的结果是妈宝男、妈宝女,坏的结果就是激化矛盾,反而不利于学习。
家长最忌讳这样一种思想,就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觉得是一笔“投资”,把孩子当作是自己随意操控的玩偶,这是完全错误的。青春期大部分的家庭矛盾都是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要独立,家长还转换不过来,于是家长指手画脚,孩子就受不了了。
所以我认为,孩子长到一定程度最好还是放养好一些,给予更多的自由,充分的信任。说难听点,就是要看着孩子往火坑里跳,让孩子自己自由地摔几个跟头,遇到了挫折,再靠父母来教育。这种事后教育就比事前的约束来的好,孩子也深刻得多。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都到高中了,家长还陪读,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本身学习压力就大,在学校是很压抑的环境,回家还要听母亲叨叨,这种情况下发生什么都正常。所以这既是一个悲剧,也是一个警示。
我当年高三下学期经历了陪读,那就是一场做了半年的噩梦!
我是寄宿学校,一直自个儿学习生活,模考通常以上,正常发挥强弱左右。我爹思忖:你这还有提升空间,自己学习都有这分数,我看上浙江某很久了,那让你妈去照顾照顾你,一定行!然后我妈就抛下工作在学校边租了个房子,开始陪读。
在那之前,我一直不懂什么叫做压力,然后我大概知道了。那时模考频繁,这回考试没进步,我愧疚啊;这回考试还退步了,我难过啊,我妈在那儿抹眼泪,我更难过!作业做到11点,我妈就陪我到11点,还给我煮夜宵,我就感觉自己在作孽,废物一词可能就是在说我吧……
结果当然是不理想的,很巧的我在考前两个月抑郁了,焦虑、失落、失眠,负面情绪连绵不绝。高考也是考最差的一次,堪堪一本线,啧……
意难平啊意难平,别人都是在工作中被磨平了棱角,消磨了意志,而我早早地在高中就失去了斗志,只想着快快把这人生路走完……
很快,我就混完了大学,开始混社会,开始面对家长里短、生活琐事。时间流逝,人们很容易就忘记了过去的种种不快,爹妈又开始催着我该恋爱,该相亲了。说来惭愧,26年了我还没来得及学会如何爱人,如何恋爱,这着实有些难。
我爹妈真是很好的人,他们居然能说出我身上每一个优点,记得我做过每一件让他们骄傲的事。而很遗憾的,我只能发现自己满身的缺点,只记得抑郁以来无数次坐在窗边想要一跃而下却又怂的发慌的场景。我还远没有准备好担起一个家庭,所以我只能逃避,这可是我最擅长的技能了~
所以,真的,如果不是父母和孩子都有着强大的心理,陪读真是一件伤人的事。你会发现,不是父母的爱过分满溢,就是孩子的心过分脆弱,而这,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透过案件我们应该反思的是父母如何更好地与孩子相处,而不是简单的反对陪读这一种形式,更不该用高考最后的结果来评价陪读是否具有价值。
我的父亲母亲是靠菜场卖菜谋生的,因为跟舍友关系不和,高三我决定在校外租房,我母亲也放下手上的小本生意陪读。
我只需要考虑学习的事情,但我妈过来陪读后只有爸爸一个人卖菜,他们还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那个时候我压根没考虑到这些事情,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对自己当年的任性感到懊悔。
可也正是那一年与母亲的朝夕相处,让母子关系更加的紧密。
杀人案件,特别是弑父弑母这种杀人案件发生的机率是极小的。普通大众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去审视它,吸取教训也好,获得启示也罢,万不可从一个表象走到一个极端。
未知事件全貌进行评价,是不好的。但是对于孩子弑母这个现象,除了自己本身就是极端性人格以外,基本上都与家庭教育有关。父母只是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但是不是孩子人生的掌控者。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生活,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去争取。父母不要将人生所有的梦想和愿望,甚至对生活的希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的人生不应该从懵懵懂懂时就背负这么多。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凤,这个心理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非常自私的一种行为。
从古到今,母亲的形象与孩子的关系大部分被定义为严母。孩子学习好不好,大多数都会怪罪或者夸奖母亲,我们总是试着让母亲去理解孩子,孩子学习压力大,孩子总是第一位的。可是母亲却是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在人生中陪读就没有自我,母亲每天只为了孩子转,假如初中陪读,那就需要6年陪读,没有自我的6年,没有说话的周边,没有熟悉的环境,这样的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唯一的指望就是望子成龙。孩子却嫌弃母亲的管教母亲的严格,没有人告诉他考上大学之后,这辈子都不会有人再这么管教你,为了让孩子体面的生活,母亲付出的努力换回来孩子的仇恨,何必这样呢,大部分的母亲不去陪读的话,孩子没出息就不能去怪母亲没有付出。
有些孩子能给理解母亲的难处,有的孩子则不能,如果母亲和孩子已经到了很难缓和关系的时候,母亲能不能控制自己激流勇退,父亲能不能适时出来关心一下母亲,让母亲回来让孩子去住校,让悲剧不再发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555.html